1月10日在人文体育与设计学院会议室召开了“工业设计”本科专业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审核会议,会议持续了2个多小时。副校长陈传伟、校外专家杨随先(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系主任)、孟凯宁(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导、系主任)和 黄胥静(成都嘉兰设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副总),以及校教学指导专门委员会、教务处、人文体育与设计学院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和专任教师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李成大主持。

首先,陈校长致辞并讲话,就人才培养方案审核工作的重要性做出了指示,教务处副处长肖尚辉就审核具体工作进行了简要说明,然后文体与设计学院李沛涵书记就学院的基本情况、人才培养定位、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期论证情况以及完成情况做了简要汇报。
江书勇副院长向与会专家汇报了工业设计专业的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思路和过程,就其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课程体系做了详细介绍。会议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就我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提出了许多的建议和意见,集中起来有如下几点:一是毕业要求太高,实现起来有困难;二是课程的支撑度问题,不能因人设课;三是课程的组织和先后时间顺序问题,学期间的课程数量分布不均匀;四是加强课程的授课形式,特别重视专业导论课,它是激发新生学习兴趣最好的课程,应聘请企业人员参与授课;五是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六是要注重课程介绍和设置的理由,尽快组织力量撰写大纲;七是在产品设计方面,要增加产业的协调度;八是建议相关领导与专任教师要勇敢走出去,加强学习与调研。
接着学校领导陈传伟副校长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与建议,他说学院的班子与专业教师,必须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根植地方、魂在应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发展理念。瞄准“应用型”,其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必须要对接产教融合的五大特征,面向企业一线,面向未来,要让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技术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无论专业举办历史的长短,只要有一批具有敬业精神与现代教育思想与理念的教师队伍,有企业的支持协同,“工业设计”这个专业就大有可为。

通过此次会议,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逐一思考,加强建设,补其短板,将专家的意见融合到工业设计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当中。

(撰稿:赵晓阳;审稿:江书勇 李沛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