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第一天,郫都校区允明楼、宜宾校区彭炳楼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准时开讲。该课程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精神而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学校注重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与创新融合,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育、加强师生互动等方式,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未雨绸缪,精心准备:为教学把舵定向
为了上好新学期第一堂课,2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专门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围绕“如何上好新学期第一堂思政课”展开深入研讨。会上,夏银银老师强调说课、磨课等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并做了新学期的活动安排部署,对导论内容进行说课分享,与会教师共同探讨教学难点。副院长邓若玉强调要突出课程特色,做好智慧课程建设工作,为新学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老师们上好第一堂课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研室工作会议
精彩纷呈,各具特色:课堂绽放异彩
课堂上,任课老师们各显神通,用生动的案例、鲜活的语言、新颖的形式,将思政课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在郫都校区,王凌锋老师通过工整细致的板书,为学生勾勒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结构和框架,帮助学生形象把握课程的整体性、逻辑性与理论性;杜生民老师则从“五史”角度切入,引领学生深入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互动,收获满满。
宜宾校区的课堂,张春老师以冲向世界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深刻阐释哪吒身上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自我认同与成长,引发了学生们的强烈共鸣;杨美欣老师带领学生走近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循循善诱,开启生动的思政课堂。

王凌锋老师授课

杜生民老师授课

杨美欣老师授课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养成长的路
体验了一堂精彩的课程后,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老师的辛勤付出。课后,学生们纷纷表达了对老师们的感谢之情。22级电科专业的同学表示:“老师们的讲解生动有趣,互动很多,让我对这门课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并且产生了兴趣。”学习委员说:“老师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教会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新学期伊始,教师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未来,他们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撰稿:夏银银;审核: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