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产教融合,共育数智人才”走进郫县豆瓣,AI赋能企业转型与商科专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成都市郫都区川菜博览馆成功举办,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房延、院长王小兰及教师团队参会。
与会人员首先前往豆瓣非遗博物馆与智能生产车间进行实地参访。在郫县豆瓣非遗博物馆,大家深入了解这一传统美食背后的独特酿造工艺,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步入智能生产车间,现代化的生产线与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设备映入眼帘,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如何将传统工艺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实现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包装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与精准控制,让众人直观领略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巨大魅力与无限潜力。

分享交流环节中,郫县豆瓣商会的负责人结合郫县豆瓣产业发展历程,分享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采取的创新举措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果。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利用数字化营销手段拓展市场,不仅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还实现了品牌价值的快速增长。这些宝贵的经验分享,为在场的高校教师与企业代表们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行业实践案例。
在产数融合·共育数智人才会议上,王小兰作为四川省应用型人才培养教指委秘书长,在致辞中深刻剖析了当前教育形势。她指出,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教育正面临技术迭代加速、数智人才缺口持续扩大、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不断跃迁等多重严峻挑战。而产教融合,无疑是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路径。她进一步强调,四川应用型高校应从“产业定标”“双师赋能”“生态共育”三个关键维度深化产教融合。在产业定标方面,依托本土如郫县豆瓣产业等龙头企业,共同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数智人才能力标准;在双师赋能上,大力推广“企业工程师驻校授课+教师进企顶岗工程实践”的创新模式,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在生态共育层面,搭建“川企数字化转型数据库”平台,打造“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基地,为学生创造全方位、沉浸式的数智化学习与实践环境。

用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数据平台方案部咨询专家洪茁仁,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行业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AI技术在重塑商业未来、驱动企业升级方面的核心作用。他指出,AI通过智能分析海量数据,能够精准洞察市场趋势,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实现生产、营销、服务等全环节的智能化变革。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商科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树茂,聚焦于AI破局与数智赋能在数智化人才培养领域的应用,分享了一系列创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案例。他强调,高校应紧密结合产业需求,通过构建数智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数智化人才。
四川旅游学院副校长李进军,从旅游类院校的独特视角出发,探讨了AI赋能教师发展的生态构建。他认为,AI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智能教学辅助工具,助力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与创新能力,进而推动整个旅游教育行业的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邹燕,以智能会计信息系统课改为例,详细介绍了智能化课程转型的实践经验。她分享了如何通过引入先进的教学软件与模拟实训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智能会计技术,培养具备数据分析、风险管控等综合能力的新型会计人才。
此外,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副总经理陈自洪介绍了2025四川服务升级计划,该计划旨在以客户为中心,整合各方资源,打造数字化服务新体验,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服务支持。
最后,用友YS远程交付创新中心启动仪式隆重举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西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的代表共同上台见证这一重要时刻。该创新中心的启动,标志着高校与企业在产教融合方面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将通过远程交付的创新模式,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的高效对接,推动数智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成都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教师代表收获颇丰。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与行业前沿接轨的宝贵机会,近距离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应用与企业发展动态,还为学院在数智人才培养方面带来了诸多新的思路与启示。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例如,计划邀请更多企业导师走进课堂,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指导;选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参与实际项目运作,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同时,与企业共建数智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锻炼技能,为培养更多适应数智化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四川应用型高校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座坚实的合作桥梁。通过各方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有力推动了产教融合地深入发展,为四川乃至全国的数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范式与动力,为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撰稿:周雨娴;审稿: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