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探索新质生产力之韵,助推高质量发展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新质生产力”专题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4-06-18     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

为响应国家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召,推动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和应用,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前景,同时为学生提供接触前沿科技、了解产业动态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6月12日下午,由学校科技处、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学术大讲堂”在成都工业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邓玲教授开讲。邓玲教授是学校柔引专家,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川大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原委员,省人民政府原参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学术讲座题目为《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学校副校长侯孟书、经济与管理学院领导班子、学院全体教师及20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学术讲座。讲座由院长王小兰主持。

侯孟书首先对邓玲教授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其悉心指导教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充分肯定了邓玲教授在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和科研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侯孟书围绕新质生产力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背景下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伴随科技发展出现的新的生产资料也对劳动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古至今的变化都预示着对劳动者素质和能力要求也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提升。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方方面面都涵盖了对劳动者的培养,通过对邓玲教授讲座的学习,才能更好理解国家的战略意图,才能更好体现出高校的使命担当。

邓玲从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切入点,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内涵特征、核心标志、代表类型进行了阐释,随后围绕新质生产力介绍了国家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方向、布局和标准,进一步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引申出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思考,提出要在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量子科技、太赫兹、元宇宙、深空深地、未来交通、生物芯片、生命科学、先进核能等领域谋划布局,加速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对“人工智能+”所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技术、产业链构建发展进行了探讨。最后从数字乡村建设、数字公民培育等方面尝试培养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王小兰代表经管学院全体师生对邓玲教授的指导表达了衷心感谢。邓玲教授的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更有社会广度。这次讲座传播新质生产力的理念和价值,提高师生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和了解,不仅在学术上给予了经管学院全体师生以指导,邓玲教授更是在治学的表率上给了我们学习的榜样。讲座在会场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丁松;审稿:王小兰、房延)





郫都校区

成都市郫都区中信大道
二段1号
611730

宜宾校区

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路三段9号
644000

   Copyright © 成都工业学院 [网站维护] 蜀ICP备1400649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