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单位)、宜宾校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省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服务民生、资源聚集、实践育人功能,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四川省文明办、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第二届四川省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现将我校举办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会主题
青春志愿行 建功新时代
二、参赛对象
凡在提交申报材料前正式注册的我校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学生都可申报项目参赛。
三、参赛要求
大赛分为实践项目、创意项目和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三条赛道。实践项目、创意项目赛道为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赛道,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赛道为公益创业项目赛道。
实践项目和创意项目赛道项目类别包括党的理论宣讲、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文明实践、关爱少年儿童、为老服务、阳光助残、卫生健康、应急救援、社区治理与邻里守望、节水护水、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法律服务与禁毒教育、科学技术与科普宣传、其它,共15类。
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赛道项目是指通过公益创业的方式,围绕婚恋服务、生育养育、特色场景打造等方面设计实施的公益创业项目,为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服务青年成长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较高质量的解决方案。
(一)实践项目
1.截至2023年9月,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时间不少于1年。
2.申报项目符合参赛类别。
3.申报项目中的团队负责人只能担任1个项目的负责人,项目成员最多参与2个项目。
4.申报项目中的团队负责人“志愿四川”或“中国志愿服务网”服务时长原则上不低于20小时。
5.每个项目中有且仅有1位团队负责人,主要团队成员人数不超过10人(含负责人)。
6.每个项目可配备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7.指导教师、团队成员名单及顺序一经提交不能修改。
8.往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四川省赛金奖项目和四川省首届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项目不再参赛。
(二)创意项目
1.尚未实施,仅为有意向实施的志愿服务项目。
2.申报项目符合项目大赛参赛类别,且经过社会调查,具有可实施性。
3.申报项目中的团队负责人只能担任1个项目负责人,项目成员最多参与2个项目。
4.申报项目中的团队负责人“志愿四川”或“中国志愿服务网”服务时长原则上不低于20小时。
5.每个项目中仅有1位团队负责人,团队成员人数不超过10人(含负责人)。
6.每个项目可配备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7.指导教师、团队成员名单及顺序一经提交不能修改。
8.往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四川省赛金奖项目和四川省首届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项目不再参赛。
(三)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公益创业项目
1.尚未实施,仅为有意向实施的公益创业项目。
2.申报项目应紧密围绕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涉及的相关领域,符合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公益创业项目定义要求。
3.申报项目应经过社会调查,具有可实施性。
4.申报项目中的团队负责人只能担任1个项目负责人,项目成员最多参与2个项目。
5.申报项目中的团队负责人“志愿四川”或“中国志愿服务网”服务时长原则上不低于20小时。
6.每个项目中仅有1位团队负责人,团队成员人数不超过10人(含负责人)。
7.每个项目可配备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8.指导教师、团队成员名单及顺序一经提交不能修改。
9.往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四川省赛金奖项目和四川省首届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项目不再参赛。
四、申报工作
各部门(单位)、宜宾校区积极动员学生参赛,做好志愿服务项目的挖掘和培育,以部门为单位推荐参赛项目,将相应赛道申报表(附件1-3)、汇总表(附件4)和附加材料,于9月5日前打包发送至邮箱cdtuqzzx@163.com。校团委将适时邀请专家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指导和培训。
学校将组织专家评委对申报项目材料进行评审,综合评定校赛获奖项目、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奖,推报省赛名单。
联系人: 袁俊祥 87992295
附件:
1. 实践项目申报表
2. 创意项目申报表
3. 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公益创业项目申报表
4. 第二届四川省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汇总表
共青团成都工业学院委员会
2023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