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月10日,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志愿者走进郫都区八角村,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共建美丽和谐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在乡村少年宫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教育。学院团总支书记任可雨带领4名志愿者、八角村工作人员、乡村少年宫学生、村民共40余人参加。

活动分为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和垃圾分类实践。首先在少年宫教室开启“垃圾分类小课堂”,志愿者饶曼进行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引导小朋友们观察生活中的垃圾,区分垃圾的几种类型和垃圾污染的严重后果。课堂上,何以轩小朋友认真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大胆购想未来的机器人可以完成垃圾分类和自动处理,获得班级同学的赞同。随后,志愿者带领小朋友走进乡间、深入院落进行垃圾清理,并与家长一起在粘贴着“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它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分类垃圾桶前将垃圾分类投放。


活动后,小朋友们说要回家“监督”家人进行垃圾分类,还有家长说道,以前也没发现村里和河沟里有那么多垃圾,现在村委会有了分类垃圾桶,更便于进行生活垃圾分类。

乡村环境治理任重道远,志愿服务步履永不停歇。少年宫发挥教育、文化育人功能,带领学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人参与共建美丽和谐新家园。
(撰稿:任可雨;审稿: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