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脱贫攻坚国家战略有关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定点帮扶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推进定点帮扶贫困县精准脱贫工作,充分发挥好高校精准扶贫的职能职责,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深度贫困县脱贫帮扶工作的意见》(川委厅〔2017〕61号)等文件的要求,我校对口帮扶精准扶贫色达县。在学校扶贫工作目标及思路的引导下,计算机工程学院与校地合作与校友联络处紧密联系,先后多次深入条件极其艰苦的藏区,克服软硬件不足带来的困难,为色达县色柯镇扶贫工作提供信息化建设智力支持,成功开发了集常用数据采集、统计、分析、查询等功能为一体的“社会管理大数据平台”,引入“互联网+精准扶贫”的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工程,树立了“大数据”理念实现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今年4月,计算机学院首次组织专家团队,赴色达开展扶贫工作的前期调研工作,对色柯镇人民政府提出建设人口档案大数据平台的诉求进行了商讨。同时,学院高级实验师李骥业在“色达县干部素质提升系列培训会”上为当地党政干部带去了电子政务及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培训。从色达返回以后,学院专家团队立即着手展开平台建设相关工作。
8月再赴色达,与当地政务工作人员充分沟通衔接,针对其日常工作需求,增加相应数据和管理功能,以提高人口管理各项信息录入、检索和分析效率,提高管理层的统计分析能力和快速、高效的决策能力。
9月,色达县色柯镇举行了“大数据平台建设”座谈会,会上,计算机工程学院开发的“社会管理大数据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全镇实现了各村(社区)的信息数据畅通以及农牧民基本情况的便捷录入、动态更新和实时查询,有效减少了基层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数据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受到色柯镇政府和甘孜州委组织部的好评。下一步,打算在原有平台基础上继续开展框架建设与数据完善,协助色柯镇政府加快系统测试,优化现有系统功能,并在州内加以推广应用。

计算机工程学院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创新工作方法,利用建立大数据平台促进帮扶地基层工作的全面落实和高效推进的做法得到了人民群众、对口帮扶地区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与认可,四川民族宗教委员会、色达县委县政府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http://www.scmzw.gov.cn/xwzx/zxdt/201810/t20181011_6987.html


赴色达扶贫工作中,学院老师与学生一行克服严重高原反应、病菌感染等身体不适,秉持着成工人“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奋斗精神与计算机人“务实、笃行、开拓、创新”的坚定信仰,将学校“艰苦奋斗”办学精神融入扶贫攻坚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推动色达县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与平台保障。
(撰稿:唐加 审稿:杨明广 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