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开阔同学们的视野,12月10日下午,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科技处主办,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求是共进社社团协办的第十期《形势与政策大讲堂》及2018年处级领导干部专家讲座开讲。本期大讲堂正值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期间,我校特邀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形势与政策》分指导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人大华侨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外事委员会主任、我校客座教授高德毅解读《基于国际视野下的意识形态博弈》问题。高德毅谈到,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本期形势与政策大讲堂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力主持。我校部分科级以上干部、教师代表及九百余名学生聆听了讲座。


在讲座中,高德毅教授首先阐明了意识形态的概念及特点,指出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发展、对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接着,高教授从为何有意识形态博弈、为什么各国都强调和把控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为何国家间的结构性矛盾会反映在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四个方面解析了当今世界意识形态的博弈问题,并列举了南海问题的博弈实质为中美结构性矛盾的国家利益博弈。高教授阐明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战略定力和政治立场。他表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在最后提问环节,学生积极思考,踊跃提问,现场互动热烈。



“高德毅教授从意识形态的概念、国际视野下的意识形态博弈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战略定力和政治责任三个方面,为我们解读了《基于国际视野下的意识形态博弈》问题。高教授的报告既有理论研究的深度挖掘,又有实际工作的娓娓道来,资料详实、信息量丰富,为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充实而又生动的报告!”王力书记在总结中谈到,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极端重要的工作。学校是意识形态重要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学校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据悉,今年是我校教育综合改革的第三年,2016年《形势与政策》课程被列为学校20门综合改革课程之一。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创新开设了形势与政策大讲堂,到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九期,备受全校师生欢迎,形势与政策大讲堂已成为我校一张亮丽的名片,在省内外高校影响较大。今年我校“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已于12月8日在智慧树网全国共享平台上线,选课学生累计已近7000人次,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中,形势与政策课将逐步成为同学们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撰稿:毛莉姝、罗英、吴媚;审稿:吴亚梅、冯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