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至2日,第四届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西南石油大学举行。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全省109所高校的58909个参赛项目(2017年共35672项),较去年增加23237项目,奖项数量没有增加,竞争异常激烈。我校今年参赛项目1208项(2017年683项),较去年增加525项,累计参与学生达到了5187(2017年3840人次),较去年增加1347人次。
创新创业学院全体老师、创新创业教研室、参赛三个团队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团队共计30余人参加、观摩了比赛全过程。经过激烈的角逐,我校共荣获银奖3项、铜奖10项,其中主赛道银奖1项、铜奖9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银奖2项,铜奖1项。较之2017年我校荣获的1个金奖和7个铜奖,整体奖项数增加了60%,全校申报项目数增加了77%,参与人数增加了35%,学校的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大赛以“勇立时代潮头敢闯会创,扎根中国大地书写人生华章”为主题,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鼓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本届大赛主赛道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就业型创业组四个组别,涉及“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互联网+”社会服务、“互联网+”公益创业6大主要方向,本届大赛新增“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旨在鼓励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我校高度重视第四届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2018年年初就制定了大赛的组织方案,成立了大赛组委会,明确了任务分工和工作规则。按照赛事的组织规则和程序,我校创新创业教研室全体教师全程参与了大赛项目指导,全程聘请了创投界、企业界的创新创业导师担任项目评审专家,对项目开展可行性评审,指导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和商业分析,强化了实践育人的效果。

大赛历程回顾:
3月28日举行了大赛第一场培训,介绍大赛新变化和新要求;
5月3日召开了大赛的启动会议;
5月12日我校举行了全校200名创新创业导师师资校培班培训,认定了200名校级创新创业导师和60名工信部认证的创新创业导师;
6月17日开始校赛院系初评推荐和项目网评阶段,通过各院系初评推荐、校外企业界投资界专家评审、复活项目评审、入围项目集训与指导,最终确定了61个项目参加决赛,其中主赛道48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项目13个;
6月23日举行了2018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入围项目集训;
6月28日,学校举行2018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主赛道金奖3个、银奖5个、铜奖10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1个、2个银奖和3个铜奖;
7月初开始了重点项目集中训练指导和一对一精准指导,先后举行了11次集中训练和6次一对一精准指导,完成了34个项目商业计划书、路演文稿和项目VCR拍摄;
7月20日举行了2018年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授旗仪式;
7月22日我校与达州市团委共同在宣汉县集中开展了为期两天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开展了重点项目路演和意向投资签约仪式,创业团队走进王维舟纪念馆,缅怀先烈,赴对口帮扶的桥沟村和甜竹村开展实地调研;
8月15日向省赛平台推荐项目34个;
8月26日对省赛决赛争夺金奖的3个项目进行强化训练,集中训练15次,一对一个性化指导5次,项目模拟路演50余次。
通过此次大赛的举办,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调动了院系和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力度和效果。

(撰稿:马新龙 审稿:胥宏)
四川省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决赛获奖名单

成都工业学院2018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决赛获奖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