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18日,第十二届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鼎阳杯)决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汽车与交通学院两支参赛队伍从全国17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分获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充分展现了学院在赛教融合、教学改革与教师成长方面的卓越成效。

董家希老师团队的《基于STM32的智能电脑鼠导航系统设计与实践》项目荣获全国二等奖。该作品聚焦智能控制领域,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融合多传感器技术,实现了电脑鼠在复杂环境中的自主导航与路径规划。项目以工程问题为导向,将嵌入式系统开发、信号处理等理论知识与实际场景深度结合,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创”的教学理念。
邓萍老师团队的《虚实融合的滤波算法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项目获得全国三等奖。该团队由汽车与交通学院联合电子工程学院共同组建,案例通过虚拟仿真与硬件实验相结合,构建了从算法设计到工程验证的递进式教学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教学中抽象理论与工程实践脱节的难题,为电子信息类课程改革提供了创新范例。
以上项目在宜宾校区教学督导杨梅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实现跨校区、跨专业的教学资源协同,为成果孵化提供多维支撑。



近年来,汽车与交通学院紧扣新工科建设要求,持续推进“课堂革命”,构建了“基础实验-综合实训-创新竞赛”三级实践教学体系。学院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智能交通系统、汽车电子技术等特色实验室,为师生创新实践提供坚实保障。
此次鼎阳杯佳绩的取得,既是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学院师资队伍发展的生动印证。未来,汽车与交通学院将继续坚持“产业需求牵引、创新能力驱动”的发展路径,为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撰稿:董家希;审稿:谢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