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下午,在土木工程系教改领导小组统一安排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赵壮福、张敏、吴大伟、彭刚和王翼君5位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前往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渝昆高铁川渝段站前七标段筠连隧道工程施工现场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此次活动邀请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资深技术人员柴俊玉总工、王江东副总工等驻场授课,将隧道工程理论知识与机械化施工现场深度结合,切实推动教学改革落地,为学生搭建“理论+实践”的立体学习平台。
现场教学:理论与实践同频共振
在隧道工程项目现场,技术人员围绕隧道工程课程核心知识点,从地质勘察、支护结构设计到施工组织管理,进行全方位讲解。

针对钻爆法、台阶法等机械化施工工艺,技术人员结合现场设备(如施工台车、湿喷机械手等),详细讲解其工作原理、操作规范及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学生们实地观摩隧道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施工环节,亲身感受机械化、自动化的智能建造场景,对隧道施工全过程、围岩变形监测等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有了直观认知。学生们展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向技术人员请教各类问题。



参与实践的学生表示,现场教学不仅化解了理论学习的抽象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行业技术迭代对专业能力的要求,激发了探索前沿技术的热情。
教学改革:校企协同培育实战能力
此次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教学改革的缩影。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土木工程系将课堂延伸至工程一线,邀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计、授课及考核,构建“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企业参与”的育人模式。技术人员结合典型工程案例,剖析施工难点及解决方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的技术密集型学科,现场实践是理解其复杂性的关键。”土木工程系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扩大校企合作广度与深度,推动隧道工程等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培养兼具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育人成效:助力学生职业发展“前置”
现场实践中,学生们通过与技术人员的互动交流,了解隧道工程行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岗位能力需求及前沿技术趋势。这种“沉浸式”学习体验,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更帮助他们提前规划职业方向,为未来职场竞争积蓄力量。
将课堂搬进施工现场一线,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习,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土木工程系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课程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协同育人生态,为土木工程行业输送更多“懂技术、会实践、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撰稿:张敏;审稿:岳德坤、冯仲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