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社区居民的防诈骗意识,增强对高科技诈骗手段的识别能力,近日,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服务中心联合郫都区慈善会,走进德源街道关爱站,开展了一场以“防范高科技诈骗,警惕AI换脸陷阱”为主题的公益讲座。活动吸引了社区中老年居民积极参与,现场互动热烈。
活动中,志愿者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和视频演示,向居民详细讲解了AI换脸、语音合成等新型诈骗手段的特点和危害。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伪造熟人面孔或声音实施诈骗的案件频发,给群众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志愿者们重点提醒居民,面对可疑的转账、汇款要求时,务必通过电话或见面核实身份,切勿轻信视频或语音信息。针对当前高发的AI诈骗类型,志愿者们进行了系统梳理:一是“冒充熟人”诈骗,利用AI换脸和语音模仿技术伪装亲友;二是“假冒公检法”诈骗,通过伪造证件和场景实施恐吓;三是“投资理财”诈骗,借助AI生成虚假盈利画面诱骗转账。志愿者们也提醒居民,遇到任何涉及资金往来的要求,务必遵循“三不”原则——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验证码。
在互动体验环节,志愿者们指导居民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演示了来电预警、风险查询等核心功能。志愿者们还提前编写小程序,模拟钓鱼网站攻击过程,并录制了视频,让居民直观感受诈骗链接的隐蔽性。此外,志愿者们还向居民普及了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并现场演示了如何设置手机安全防护功能、识别诈骗链接等实用技巧。社区居民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贴近生活,让他们对高科技诈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今后将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未来,计算机工程学院服务中心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入社区开展更多网络安全科普活动,为构建和谐安全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撰稿:陈思宇、田魁园;审核:李琦、李志、杨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