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工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工要闻 >> 正文
【喜迎党代会•发展巡礼】融入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计算机工程学院发展巡礼
发布时间:2018-10-15     来源:成工院管理员—宣传部

计算机工程学院始建于1998年(其前身为1983年建立的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计算机教研室)。学院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党员43人;学生1595人,学生党员65人;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4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我校首批6个本科专业之一,也是四川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为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秉承“奔腾不止,生生不息”的院训,全院师生戮力同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发展态势良好。

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有力

学院坚持党建工作与学院中心工作同时部署、同步推进、同向发力。通过党总支委员会和党政联席会议两个议事决策制度来保障学院形成和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制度,构建立体化学习架构,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效果。学院党总支积极抓好领导班子、党总支委员和党支部书记这三支队伍的素质提升和作用发挥,做到任务层层认领、责任层层压实、结果层层考核,最终实现党建工作的层层落地,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涌现出一批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员责任岗先进集体,学生第三党支部工作案例荣获“全国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案例特色作品”称号。

377AAA36C56C7D5B2436184D07A62BAA

DSC_0045

图片1

以党建为抓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计算机工程学院“书记讲党课”

二、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喜人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引进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取得较大成效。52名专任教师中,拥有硕、博士学位的教师共4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4.62%;副高级及以上职称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62%。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二级教授、四川省首届教学名师、第四届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第七届普通高校“十佳青年教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成都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四川省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入选者等。近两年来,2人获得“师德标兵”荣誉称号,1人获得“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4人获得“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人获得“青年优秀教师”荣誉称号,4人获得“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2个教研室获评 “优秀基层教育集体”。

0BD89DF6059FC1F1A6230FA81572B991

三、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近几年,学院教师共有61项科研成果,研发费用共计434.38万元。其中省级33项,研发经费320.48万;校级16项,研发经费12.2万;横向12项,研发经费101.7万,其中《新建本科转型期大数据方向Excenginer新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各1项 。申报校级教学改革教改项目共19项,编写教材16本,发表论文73篇,其中EI 6篇,SCI 1篇,ISTP 1篇。获批教育部产教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7项。成功引进“网络空间安全”研究团队,并成立“网络空间安全研究所”。物联网信息源识别规范、关键技术及应用等课题对四川省物联网行业服务与发展有特殊贡献,主持编制2项四川省地方标准:GB51T/ 1984-2015《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接口规范》、DB51T/ 2400-2017《城市信息资源标识编码规范》 《物联网信息资源标识规范》;建立“四川省物联网区域规模化集成应用(乐山)试验区”;成立崇州大数据产业创新联盟。

教师骨干团队主持的四川省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服务于全省高校学子。

 

图片1

图片144444

图片1333

四、学生指导与服务成效明显

学院学生工作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按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格局,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思想引领方面,以“四航工程”为抓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校情怀。高度重视学风建设,以制度管学风,以教风带学风,以管理育学风,以榜样树学风,以活动促学风,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产教研一体化探索和市场调研对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素质进行解析,对学生应当具备的核心能力素质进行课程化开发,初步成形的课程有:职业能力素质、创新创业、心理健康、学生干部素质拓展、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分)制度化等。学院以核心能力素质为着力点,以专业教育、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志愿服务为主阵地,“理论+实践+能力素质”全方位、课程化的可测、可控、可持续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能力素质培养模式已初步形成。

图片2

QQ图片20180328105603

IMG_6893

IMG_5141

图片2

五、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成绩斐然。

近四年来,学院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获省级以上奖励达80余项。2018年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三等奖6项、省部级学科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2017年学生获省部级学科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7项;2016年学生获省部级学科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2015年学生获省部级学科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入住学校创业苗圃9个项目,获得学校创新创业项目补贴项目有11个,获得省级创新创业项目25余项,其中国家级三项。在2015年“创业天府 菁蓉汇•郫县”专场活动,两个团队作品“豆豆移动广告平台”和“ICU医生智能系统”,在与在与省内其他高校团队的同场竞技中成功胜出。“豆豆移动广告平台”获得全场唯一的“奇迹之星”。学生在2016年“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作品《图图广告交易平台》获省级铜奖;在2018年“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作品《基于射频识别的滴胶卡》获省级铜奖;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作品《科技筑梦色达,创造共富未来》获省级铜奖。

QQ图片20180328105736

IMG_4355

IMG_4356

2018-06-11 101053

全面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高等学校,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继续前进开创未来的新征程。计算机工程学院党总支将秉持“融入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团结带领全体师生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铿锵有力的实际行动不断开创学院发展新局面。

(计算机工程学院供稿)




热点新闻

郫都校区

成都市郫都区中信大道
二段1号
611730

宜宾校区

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路三段9号
644000

   Copyright © 成都工业学院 [网站维护] 蜀ICP备1400649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