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设计学院作为我校最年轻的学院之一,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师生凝心聚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学院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科研促进教学,以管理服务教学,狠抓教风、学风建设,学院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面提高。
一、立德凝心,思想引领:党建工作筑基础
学院党委秉承“立德凝心,思想引领,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目标,夯实基础、开拓思路、创新载体,大力加强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效促进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
坚持强化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构建“三线联动”的党建工作体系,保证学院始终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前进。一是巩固院系党的领导的“中心线”。着力发挥党在学院建设中把关定向、保驾导航作用,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学院坚持党政联席制度,健全学院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二是紧紧抓住教师党支部这个“关键线”。发挥教师党支部在政治引领、规范组织生活、团结凝聚师生、促进学院教学中心工作方面的主体作用。三是把牢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生命线”。不断推动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创新、方法和载体创新,确保学生党建工作贴近学生实际、跟上时代发展,统筹推进学生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两学一做”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参观陈毅纪念园)

“挥笔写意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的手抄报比赛

学习和讨论“十九大”精神
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学院党总支积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与郫都区永光村、凉山州昭觉县庆恒村委会结对共建,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结对共建活动,激发了党员新活力,增添了党建工作新动力,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郫都区永光村共建

凉山州昭觉县庆恒村委会结对共建
二、抓创新,重实效:教育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大力加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学院围绕成都地区工业产品设计研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先后与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欧度春天家具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并成立了校企联合实验室,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院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将项目驱动、学科竞赛、设计转化的模式导入课程教学中,把课堂搬到企业中去,让学生在真实设计环境中学习,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F])$`8GXLU18GDQ]TOE{%WM](../../images/18/10/17/2x4x5mlzse/xn0d_image008.jpg)
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学习
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7项,获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1项、铜奖2项;获四川省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获全国三维数字创新设计大赛(四川赛区)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墙绘设计工作室获第三届“创青春”四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七届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铜奖。


三、以平台聚智、以团队凝心: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上台阶
学院积极搭建平台,以科研团队为载体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主研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0多项,市厅级及校级课题8余项,出版了专著2部,教材9本(其中5本国家级规划教材),拥有18项专利,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科研成果获四川省政府奖2项;2018年成功申报成都市版权工作站。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曾获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级优秀科研基地称号。

学院程静教授获全国青春健康教育国家级培训师称号,并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程静和刘源老师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刘源老师先后荣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宋先梅老师荣获校级师德标兵,胡晓琳老师荣获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陈敏燕老师荣获校级优秀科研工作者称号。刘源、胡晓琳、万鲤菠、王丹萍、李秋雯、邓洁茹、周梦舟等老师获国家级、省级专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程静副书记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主编5本国家级规划教材

四、以文化人、艺术养心:育人为核显成效
学院着眼人的全面发展,遵循“以文化人、艺术养心”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人文艺术类、人格与健康类通识课程以及“诵读经典”、“青春健康文化节”等系列特色文化教育活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文化育人氛围。两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2等奖。

“青春健康文化节”特色文化教育活动

成都卫计委健康成都志愿者授旗仪式



成都部分高校书法协会交流活动
五、以人为本,创新特色:学生工作上水平
学院学生工作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发展,德育为先,严管厚爱”的工作理念,做到育人有载体,管理有规范,服务有标准,工作有特色,活动有品牌,成效有影响。通过“六个工程”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功;一是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的筑梦工程;二是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立德工程;三是开展以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修身工程;四是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安全法纪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工程;五是开展以学业、职业、就业、创业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导航工程;六是开展以学科竞赛为主要途径的匠心培育工程。

筑梦工程之“尽洪荒之力成就更美好的自己”专题培训会

情感教育之中秋茶话会

导航工程之“毕业,你准备好了吗”专题培训会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经风雨、见世面、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学院文创小分队在郫都区各镇开展“绘就美丽乡村”“三下乡”社会实践,利用自己的专业、通过墙绘文化宣传促进美好乡村建设。学院健康小分队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被成都市卫计委授予“健康成都”志愿者称号,成为四川省、成都市卫计委
最常选
御
用的健康志愿者
服务
团队;社团学生志愿者也受邀参加彭丽媛大使出席的艾滋病防治志愿者座谈会。


学生志愿者团队参加四川省大学生青春健康知识竞赛荣获一等奖

社团学生志愿者受邀参加彭丽媛大使出席的艾滋病防治志愿者座谈会


学院健康小分队在凉山州喜德县、昭觉县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未来发展中,学院将围绕学校及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目标,在学校党政和各职能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凝聚全体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质量立根本”的办学理念,一心一意办教学,全心全意谋发展,加大学院各项事业的改革力度,全面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综合效益,为学校加快推进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