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为了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和实验实训指导能力,分层分类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升不同类型和岗位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2018年5月23日下午,学校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了2018年青年教师、教学管理及实验技术人员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开班仪式。学校各主办单位领导、全体研修教师等参加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赖芳主持。

学校党委书记李劲松出席并作动员讲话。李劲松强调,为加快应用型高校建设步伐,把握“厅委共建”的历史机遇,有效促进合格评估工作,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学校举办此次研修班。
李劲松书记代表学校感谢积极、自愿参与筹备工作的班委教师们,为了组织好此次研修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他对参加研修的老师们提出五点要求,希望通过研修,形成“五个共同体”。
他希望通过研修学习,老师们能直面高等教育的热点、痛点,提出解决方案和智慧,形成研究共同体;希望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工具、科学易行的教学设计方法,形成学习共同体;希望通过分享经验、探索研究,重塑应用型高校的特色教学模式,形成教学共同体;希望通过学习,激发对教学深层次的热爱,敢于教学改革,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善于开展教学研究,形成创新共同体;希望通过学习,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使命,激发教师职业责任感、幸福感和荣誉感,不忘初心,热爱学生,热爱教学,热爱职业,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征程中砥砺前行,形成青年教师筑梦共同体。
李劲松书记强调,希望各位老师要把研修学习的成果分享给更多老师,主动示范,引领更多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把学到的成果带到课堂中去,让学生受益。
教务处处长李成大宣布了此次研修班班委成员,并向与会教师介绍了班委的情况。
研修班学术顾问、材料学院院长邱仕安介绍了课程设计与预期研修成果。他表示,很高兴、很乐意担任研修班的学术顾问,希望通过研修班为学校培养一批能干事、能担当的中坚力量和骨干教师,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实验室建设和教学质量建设工作。研修班结束后,要形成成果论文集,形成一些实验室建设的制度和规范。
研修班学员代表、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尹宇芳做了发言。
开学仪式结束后,开始了研修班第一次研修学习,邀请了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专聘教授范怡红老师。范老师做了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方法与策略”的讲座。范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离我们还有多远、如何为学生营造有意义的深层次学习、如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等问题,通过播放视频,案例分享等阐述高等教育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高校教师要掌握转变理念,增强意识,掌握方法的教学策略,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通过转变教师的角色,相信学生的能力;下放教师权力,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构建学习效果的多元评估方法等方法和技巧,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她还引用了西南交通大学部分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与我校研修班学员开展了深入的研讨和分享。通过研讨和分享,研修班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研修,提高了自己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做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探索奠定了基础。

2018年5月23日18:00,范怡红老师为青年教师研修班的学员开展了一次教学工作坊。工作坊的主题是:基于项目学习的评价方法、教师角色的转变:如何设计基于项目的教学。范老师通过团队组建、理论阐述、案例、视频、小组讨论和小组实战等方法,为全体研修班学员上了一堂生动的项目教学课程设计的课程。为了强化研修效果和实战化水平,各小组紧紧围绕主题,设计了基于项目的学习课程设计,并进项了小组分享和展示,范老师一一做了点评。

工作坊结束后,部分教师结合自身教学谈论自己的感受,纷纷表示工作坊的培训方法新颖、独特和实用,可操作性强,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要把这些好方法推广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大胆进行以项目为推动力和吸引力的教学改革。

(撰稿:马新龙 审稿:王静、赖芳)